江苏博斯维光电集团有限公司

锂电池研发

锂电池”是一种以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,采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。由于锂金属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,锂金属的加工、储存和使用对环境的要求非常高。因此,锂电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被广泛使用。随着科技的发展,锂电池现在已经成为主流。
锂电池大致可分为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两大类,锂离子电池不含金属锂,可充电。第五代充电电池——锂金属电池诞生于1996年,其安全性、比容量、自放电率、性价比均优于锂离子电池。由于其本身技术含量高,目前只有少数国家的少数几家公司在生产此类锂金属电池。
保障
锂电池电芯过充到高于4.2V的电压后,副作用就开始出现,过充电压越高,风险越高。当锂电池电芯电压高于4.2V时,正极材料中剩余的锂原子数量不足一半,此时电芯往往会发生塌陷,造成电池容量永久性下降。如果继续充电,由于负极的电芯中已经充满了锂原子,后续的锂金属就会在负极材料表面堆积,这些锂原子会从负极表面向锂离子方向长出树枝状晶体,这些锂金属晶体会穿过隔膜纸,使正负极短路。有时电池在短路发生之前就会爆炸,这是因为在过充过程中,电解液等材料会裂解产生气体,导致电池外壳或压力阀膨胀破裂,让氧气进入并与负极表面堆积的锂原子发生反应,进而爆炸。
因此锂电池充电时必须设定电压上限,才能兼顾电池寿命、容量、安全性。理想的充电电压上限是4.2V。锂电池放电时也有一个电压下限,当电芯电压低于2.4V时,一些材料就会开始被破坏。而且因为电池会自放电,放的时间越长,电压就会越低。所以电池放电到2.4V时最好不要停。锂电池从3.0V放电到2.4V的这段时间,释放的能量只占电池容量的3%左右。所以3.0V是一个理想的放电截止电压。充放电时,除了电压限制,电流限制也是必须的,电流过大,锂离子来不及进入电芯,就会在材料表面堆积。
这些锂离子获得电子之后,就会在材料表面产生锂原子晶体,这就和过充一样,很危险,如果电池外壳破裂,就会爆炸。所以锂离子电池的保护至少要包括三项:充电电压上限、放电电压下限、电流上限。一般在锂电池组中,除了锂电池芯,还会有保护板,主要就是提供这三项保护。但保护板这三项保护显然是不够的,全球各地还是经常发生锂电池爆炸事件。要保证电池系统的安全,必须更加认真地分析电池爆炸的原因。
爆炸原因
1.内部极化较大;
2.极片吸收水分并与电解液发生反应。
3.电解液本身的质量和性能;
4.注液时,注液量达不到工艺要求;
5.在装配过程中,激光焊接密封性能差,测量漏气量时有漏气现象;
6.灰尘、极片灰尘首先容易造成微短路;
7.正负极板厚度超过工艺范围,进壳困难;
8.注液密封问题,钢球密封性能差,产生气胀;
9.来料壳料壳壁太厚,壳变形影响厚度;
10.外界环境温度过高也是引起爆炸的主要原因。
导电层:
导电涂层又叫预涂膜,在锂电池行业中通常是指在正极集流体——铝箔表面涂覆一层导电涂层,涂有导电涂层的铝箔称为预涂铝箔或者简称涂层铝箔,其在电池中最早的实验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,而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,特别是磷酸铁锂电池的发展,如今已经成为行业内热门的新技术或者新材料。
导电涂料能有效提高锂电池中极片的附着力,减少粘结剂用量,显著提高电池的电性能。国外大公司的产品就不介绍了,我来介绍一下国内唯一在市场上推广的,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——WX112,由中兴新旗下上海中兴派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。根据收到的样品来看,全涂、边距、间隙等技术要求均能达到。性能如下:
1.接触电阻降低40%
2.减少50%胶粘剂用量
3.同等放大倍数下,电池电压平台提升20%
4.材料与集流体的附着力提高30%,长期循环后不会出现脱层现象
碳涂铝箔:
碳涂铝箔采用导电碳基复合浆料与高纯度电子铝箔,采用转移涂敷工艺制成。
适用范围
细颗粒活性物质动力型锂电池
正极为磷酸铁锂
正极为细颗粒三元/锰酸锂
用于超级电容器、锂原电池(锂、锂锰、锂铁、纽扣式等)代替蚀刻铝箔
影响
抑制电池极化,降低热效应,提高倍率性能;
降低电池内阻,明显降低循环过程中动态内阻的增幅;
提高一致性,增加电池的循环寿命;
提高活性物质与集流体之间的附着力,降低极片的制造成本;
保护集流体不被电解液腐蚀;
提高磷酸铁锂电池的高低温性能,改善磷酸铁锂、钛酸锂材料的加工性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