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,5G正式商用,城市公共基础设施逐步走向智能化、数字化。智慧路灯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入口。据相关研究机构预测,2022年全球智慧路灯市场规模将突破160亿元,中国市场规模将突破40亿元。
但说到智慧路灯,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市场——“目前大部分智慧路灯都没有盈利。”
智慧路灯真的是一个不赚钱的市场吗?
目前来说,是的!
近年来,人工智能行业快速发展,投资者的疯狂动作带动了AI的繁荣。
另一方面,智能路灯是一个不好卖的行业,对于智能路灯的发展,企业的发展方向并不统一,并且涉及到其他行业的高度融合:智慧路灯, LED灯、WiFi模块、环境监控、监控摄像头、显示屏、报警器、广播柱、充电器等设备。
尽管这些设备看似没有太多优势,但灯塔已经成为智慧城市最广泛的“平台”。
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,自动驾驶、2K/4K监控、环境检测等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。如何将各类设备尽可能部署在前端成为核心问题。如果光靠建设基站还不足以支撑数量庞大的物联网设备,那么散落在道路上的路灯就是唯一的选择——或者更具体地说,就是灯台。
轻型机架并不是一种建造起来困难或高科技的设备,但在物联网时代,轻型机架拥有企业最关心的:数量和功率。
基于这两个特点,设备提供商可以在灯座上安装各种设备:基站、环境感知、监控、边缘计算服务器等设备。这些设备的有效组合将为城市管理者提供最全面的数据。
需要看到的是,智慧城市发展与金融、政策的结合,通过路灯全面布局智慧城市,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。因此,大部分智慧路灯商选择先“圈地”——一旦拿下路灯项目,在未来需要转型的时候,就会具备一定的优势。

但不容忽视的是,尽管有了良好的发展态势,但智慧路灯还没有进入快速发展期。
由于智慧灯杆行业发展时间较短,大多处于试点示范阶段,行业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,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。尽管智慧灯杆行业走在行业前列,但由于缺乏相关政策和行业标准、市场需求不明确、盈利模式不明确等原因,大多数企业难以进行大规模推广。

行业总规模持续扩大
虽然还不普及,但智慧灯杆行业不愧是蓝海市场。据蔡兆鹏、电力中标网、地方中标网中标信息不完全统计,2018年智慧灯杆中标项目28个,总规模3.53亿元。 2019年,智慧灯杆数量开始增加,中标项目174个,总规模59亿元,同比增长1370%。 2020年,智慧灯杆持续快速增长,中标项目207个,总规模172.25亿元,同比增长231.89%。
谁将成为未来的主人?
智慧路灯已成为智慧城市发展的强大新引擎。在智慧路灯领域,由于实际利润不高,该领域的企业相对较少。三思而后行,华体科技、三千智慧、筑明科技、明硕科技、节能晶和照明、勤上光电、三星照明、华普永明、亚明照明等路灯企业布局智慧路灯。
但值得注意的是,虽然目前该领域的企业相对较少,但一些科技巨头正在积极涉足——比如华为。
众所周知,华为作为通信领域的巨头,已经在通信领域,尤其是智慧城市领域进行了全面布局。在华为的业务中,政府和企业一直是华为的重点布局。当华为积极参与城市政企平台建设时,就已经实现了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,而智慧灯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。
随着行业的发展,拥有实际产品并有能力实施项目的智慧灯杆企业数量已从2015年的5家增长到现在的40-50家,近三年企业数量增长了60%以上年。
企业类型多样,发展模式不同。目前进入智慧灯杆领域的企业主要有以下几类:路灯企业、灯杆企业、控制系统企业和通信企业。生态链上各相关企业积极跨界,分享智慧灯杆发展红利。未来,智慧灯杆领域可能会吸引更多领域的企业跨界,企业类型更加多元化,比如显示屏企业、充电桩企业等。
但随着行业规范和标准的建立,行业的集中度最终会越来越高,一些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将被淘汰,企业数量将会减少。智慧灯杆建设的主要市场份额可能由少数企业占据,比如中国铁塔、华为等大企业。
但就目前的发展来看,智慧路灯还没有进入红海时代,而是处于蓝海——而且蓝海阶段还会维持更长的时间。
《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(2021)》显示,随着物联网、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,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显着增长。同时,在国家大力推动的5G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物联网等领域的应用场景中,智慧路灯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将为数字化产业升级提供新动能。城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