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白炽灯、卤钨灯(注意还有一种金卤灯,原理不同,显色性有差距)、劣质节能灯、劣质LED。频闪比较明显(关键词:频闪深度)。这个资料网上基本查不到,有兴趣可以看EERE等机构的测量结果,也可以用感光元件接示波器(摄像头的防频闪算法)看一下。另外,白炽灯、卤素灯、节能灯的频闪频率不是50Hz,而是100Hz。每秒闪几万次的高频节能灯其实也是100Hz。市场无脑宣传把开关电源的工作频率和输出纹波的频率搞混了。
2、白炽灯和卤钨灯的显色性看似完美,但这是因为显色指数本身在色温较低时是以黑体辐射为基准的。其实,近年来学术界主张考察GAI和CRI两个因素作为标准,而白炽灯和卤钨灯在GAI上表现并不好,具体表现就是色彩解析度差,让人感觉很烦。对于严肃的学习和工作,建议使用色温较高的光源,比如4500K-5000K的色温,接近户外自然阳光,比较适合。
3、从理论上来说LED是不应该出现闪烁的,但是由于成本以及PF(功率因数校正)的原因,目前大部分的驱动器都会出现闪烁的情况。
简而言之,
如果想要经济实惠,性价比高,建议选择色温4500-5000K的三基色节能灯。